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立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在阿拉善,有这样一批优秀青年,他们政治坚定、成绩优异,在学习励志、技能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工作中主动作为,表现突出,是我们学习的典型和楷模。

为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营造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今天起盟团委开设"学习身边典型·优秀青年(集体)风采展"专栏,向身边典型学习,传递榜样力量。

布和苏和,男,蒙古族,中共党员,阿拉善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乌兰泉吉嘎查牧民。年至年期间,和所有年轻人一样,他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于是在阿左旗、呼和浩特、辽宁等地辗转打工。

情系家乡返乡创业新目标

在外务工期间,他常常牵挂家乡和父母,想念那片黄沙绿洲。父亲曾一直梦想着通过植树造林绿化家乡,但是由于年迈,身体大不如前。思前想后,作为家里长子的他决定放弃大城市的光鲜亮丽,回到家乡,陪在父母身边一起植树造林,完成父亲的心愿。

回到家乡后,他决定发展沙产业,通过跑项目争取资金,投入余万元建设生态机井2眼、砖混羊圈余平米、草料库2间,铺设滴管余米,购置各类农牧业机械10余台。在逐步完善设施设备的基础上,他尝试在白刺林中种植梭梭余亩、蒙古扁桃和文冠果等稀有沙生植物余亩,同时实验培育肉苁蓉余亩、锁阳余亩。植树造林不仅有效防治了草牧场沙漠化,改善了局部的生态环境,也为嘎查农牧民发展沙产业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建设家乡创新发展新思路30出头的布和苏和,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的人,而且他勤奋好学,喜欢钻研。沙生产业初见成效后,他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地多听多学,希望学到更先进更专业的培育技术。通过当地苏木党委、政府的支持,他参加了阿左旗举办的梭梭人工栽培技术培训班,并在苏木团委的争取下,参加了团旗委创办的“阿左旗青年星火带头人协会”的成立大会及现场培训会。他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学成归来后都要将理论知识变为实践。通过培训学习,他了解到阿拉善的沙化速度非常惊人,防沙治沙,绿化家园的信心更加坚定,想到种植梭梭一方面能够防风固沙,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家庭收入,同时带动周边农牧民增收致富,他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名堂。2年春季,他试种梭梭30余亩,由于种植技术的不成熟,成活率不到40%,隔年春季再补种余亩,全年人工灌溉4次才保住了70%的成活率。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的尝试,他成功掌握了梭梭的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幼苗成活率。随后,他每年坚持增种亩梭梭林,持之以恒地造林,如今远远看去,一颗颗茂密的梭梭树在黄沙中郁郁葱茏,很是好看。4年秋季,他又在梭梭林接种肉苁蓉50余亩,三年后收获了少量苁蓉,这让他兴奋得彻夜难眠。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接种肉苁蓉余亩,年收获苁蓉近0余斤,销售额达到近16万余元。他还尝试着在白刺根系接种锁阳余亩,截止目前,种植锁阳面积达到亩,年收获鲜锁阳0多斤,销售额约3万余元。除此之外,他还成功培育了蒙古扁桃幼苗8万余株,先后销往榆林、中卫、银川、鄂尔多斯市等多个地区,目前存有4万余株蒙古扁桃,每年8月采摘扁桃籽公斤,销售额约2万余元。可观的经济收入算是对他多年辛苦劳动的一种鼓励,肯定了他当初回来家乡搞发展是值得的。

服务家乡绿动青春新征程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一名青年党员,他不但自己富了起来,还不忘对父老乡亲们的“传、帮、带”。布和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分别在3年和年投入12万元建设了2眼生态机井,为嘎查至苏木驻地沿路沿线公路两侧绿化提供了足够的水资源。从开始,耗资35万元在嘎查公路两侧进行人工造林近亩,其中果树余株(苹果、梨、桃、杏、枣等),其它灌木乔木近3万余株(文冠果、沙枣树、柠条、霸王、花棒、扁桃等)。年以来,他积极响应苏木政府的号召,铺设节水滴管余米,种植苜蓿20余亩,沙葱余亩,建设人工草库仑余亩,改造盐碱地种植耐碱抗旱的“良缘花”和芦苇草余亩,有效改善了嘎查恶劣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年来,前来乌兰泉吉嘎查赏花观光的游客达余人次,不仅为闭塞的家乡进行了宣传,又带动了嘎查牧民发展沿路经济创收增收。他带头创办了其其格图塔林埃丽牧家游(汉语为:花海之家),有机结合牧业、农业、餐饮等产业链条,将嘎查建设成为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牧区。下一步他还计划联合嘎查上的年轻人创办合作社,共同规划创业项目,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布和苏和总说,现在的农村牧区有一个怪现象,年轻人嫌家乡落后偏远,人烟稀少,体力劳动多,自然环境差,上完大学都不愿意回到家乡,甚至有些青年宁可在城里好吃懒做,也不愿意回到家乡创业,贪图安逸而忘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美德。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他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通过更多年轻人不懈努力下,家乡会有“曾经飞沙漫天,如今鸟语花香”的变化。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谋发展,将沙产业规模化、正规化、现代化,打造沙产业品牌,举办青年创业培训基地,为阿拉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培育更多实用型人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里提到了这句话,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他正朝着这条光明大道越走越美好。整理

青年发展部编辑

谢映涛审核

阿荣塔娜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
著名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com/syjj/5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