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什哈小黄牛注定将成为西部美食之林的新贵
不用十三香,不放草果,只加一把盐,就能把牛肉煮的奇香无比。在中国,唯独内蒙古阿拉善额尔克哈什哈地区所产的蒙古小黄牛的牛肉了。 额尔克哈什哈 额尔克哈什哈位于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腹地,原生态的令人唏嘘,这里的沙子、石头、海子仿佛都保持着天地间原本的模样,被人誉为世外桃园。苏木驻乔家窝铺,是片宁静、祥和的绿洲。种的沙葱和西瓜吃不完,谁要吃,就到地里随便采摘,主人绝不会责怪,民风纯朴的让人落泪,被誉为阿拉善的“墨托”。 这片土地生长着品质优良的中药材锁阳,被誉为锁阳之乡。锁阳除了牧民采挖一部分出售药用外,大部分便让哈什哈的小黄牛吃了。锁阳为何物,乃沙漠人参。当地老乡叫“黄古狼”,也叫“不老药”。据《本草纲目》载:药性甘、温、大补元气,益精血,润躁养精,治痿弱。明《辍耕录》载:一得阳气,勃然怒长,乡人掘取,洗涤去皮,以充药货,功力百倍于苁蓉也。 哈什哈黄牛是典型的阿拉善蒙古黄牛品种,头短宽,角小自上弯曲,颈长适中,胫肉垂发达,腹大而圆,背腰较平直,尻斜,前躯发育较后躯好,四肢粗短,蹄质结实,据记载,它的体重一般在-公斤,屠宰率为42%左右,日产奶2公斤,主要产奶产肉,极少役用。(《阿拉善左旗地方志》页)从没吃苦受累的黄牛,决定了牛肉的品质和基础,最好年景可达头,鼎盛时期近万头。 黄牛活动于哈什哈深处的“温性草原荒漠”,主要饲草有珍珠、红砂、蒙古扁桃、霸王、白刺、垫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沙冬青、猪毛草、芨芨、芦苇等.主要分布在海子边,这些乖巧的黄牛,趁哈什哈水草之利,祖祖辈辈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 本人素喜食牛肉,甚至牛肉罐头。这些年下来,虽不说阅牛无数,也吃了不少牛肉。但自从吃了哈什哈牛肉,便觉得以前是白吃了,同为牛肉,差距怎么这么大呢?真可谓“橘生南国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言果然不谬。 哈什哈的黄牛系泛指,其实还有黑牛、白牛、花牛,但这些都是点缀,最多还是黄牛,毛茸茸的,在海子边的芦苇丛中游弋,寻觅着锁阳,寻觅着绿色的美食,哞哞的嘶鸣在夜色中传出去很远,近乎天籁。 这是一群黄牛家族被遗忘的部落。也是黄牛家族最经典的部落,精品部落在21世纪的腾格里沙漠深处演绎着黄牛家族的辉煌。 哈什哈牛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品质优异,口感迥异。哈什哈牧民烹制牛肉,似有真传,无论煎炸烹炖或包馅,皆能将此物演绎到极致,令人叹喟。其中最绝是把风干的牛肉捣碎,掺上沙葱,包成饺子(要上笼蒸),出笼后,香气袭人,咬一口,一口汁,满口鲜,美极了。 流溢着腾格里一样的芬芳,黄亮黄亮,近乎完美。 而风干牛肉,从肋巴到腱子肉煮在一起,快熟的时候已是满屋香气,一位多年的老哈什哈干部对我说,你每个部位都要尝一尝,味道都不一样,棕红色的肉丝,透出腊牛肉的韵味,不忍下咽。在牧民杨立孔家,我领略了正宗的风干牛肉和牛肉蒸饺的风采,也彻底颠覆了我多年对牛肉的认识以及味觉的自信,让我重新感受自已对牛肉的理解和审美。 而这些人对牛杂碎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要将牛头用柴火烫成金黄,呈焦香味,然后把牛头肉切碎连原汤一起煮,最后冷却后压瓷实,便成了牛头压花肉,如水晶一般,色泽诱人,下酒吃饭,皆为上品。而全副牛骨更名贵,一副黄牛骨膏元,黑牛骨膏稀罕要元,那可是滋补身体的上品呵。 ★有个在外谋生的哈什哈牧民,从老家引进的种公牛和母牛,一样的草一样的饲养,而宰下的肉却和乔家窝铺的大相径庭了。人们这才知道,离开了哈什哈这块风水宝地,此牛已非彼牛了。 哈什哈人离家走出千里万里,想着就是故乡的这一口;而吃过哈什哈牛肉的人,一吃别的牛肉,不由叹一口气,还是哈什哈的牛肉…… ★不用扮嫩的哈什哈黄牛是真嫩,一岁不到,就已前赴后继进入人类的美食盛宴。 早听说法兰西的黄牛喝啤酒,喂的是高蛋白的有机饲料,一日数餐均有专门营养师料理,而牛肉价格也令人咋舌,一公斤高达十几美元,牛排一公斤20多欧元。 而被严重低估了的哈什哈黄牛,却是世界上最为纯正、自然、有机的一群;这里的牛,从出生除了主人外,谁也没见过,谁也没喂过,吃着野生的锁阳、芦苇、芨芨,喝的比矿泉水还纯净的海子水,不使唤,没出过汗,过着最悠闲的生活。 那肉,味道就难以描述了。 绿色的近乎透明,清澈。 哈什哈苏木领导姜轩说,哈什哈的牛肉再不能按头(只)卖了,要包装成小袋,论斤卖,要让每块牛排、牛腱、牛鞭都成为珍品、罕物,物有所值地走向外部世界。 老姜老巴他们推出“精品哈牛肉”“哈豆豆”“金锁阳”等多种农副肉类产品,颇受市场 一声一声的牛哞传出去很远很远,而一声声咀嚼的声音也是那样低沉而耐人寻味,让这片土地平添了许多厚重的神秘,也有一份寂寞。 哈什哈黄牛肉不是一个传说,那是这片土地的极品,是赏心悦目的美食资源。期盼着形成规模,形成品牌的开发、升级,进入更为广阔的市场,造福这里的一辈子胼手胝足的父老乡亲们。 哈什哈的含义在于坚守,在于原生态演绎现代版的生存哲学; 而哈什哈黄牛,则注定会成为西部美食之林的新贵,吸引着永远追求新鲜的食客,成就着乔家窝铺的传奇。 哈什哈小黄牛就这样迎风独立,清香着,骄傲着,诱惑着… 摘自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原副主席、作协原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董培勤散文集《巴丹吉林—上帝画下的曲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oyanga.com/syjj/56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唯美纳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下一篇文章: 牙疼时,要做这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