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金属(氧化物)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是土壤有机碳(SOC)重要的稳定机制之一,其中铁、铝氧化物的作用尤为突出。以往研究常采用柠檬酸钠-碳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CBD)提取法定量分析被铁、铝等金属氧化物保护的有机碳(OCCBD)。但是OCCBD在不同土地类型(例如,湿地土壤和底层土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尚不明确。除活性铁、铝氧化物的吸附和共沉淀作用外,钙离子既可以通过离子桥的作用直接和有机碳结合,也可以形成金属-钙-有机碳复合物促进铁铝等活性金属对有机碳的保护。因此,和钙结合的有机碳也对OCCBD有潜在的贡献。那么土壤钙是否影响OCCBD的分布呢?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组首先利用人工合成的铁-钙-有机碳复合物,比较了常用的硫酸钠提取法和CBD提取法对金属结合有机碳的提取效果。分析发现,CBD法提取的钙和OCCBD分别包含了硫酸钠法提取的钙和OCNa2SO4,表明OCCBD包含了和钙结合的有机碳(OCNa2SO4)。

图1(a)分析过程图;(b)硫酸钠提取法和CBD提取法的比较结果

紧接着,研究人员利用硫酸钠和CBD提取法,分析了青藏-内蒙样带上22个pH不同的草地土壤样品,发现OCNa2SO4约占OCCBD的24%,表明和钙结合的有机碳对我国草地土壤的OCCBD有重要贡献。此外,在pH6–9的范围内,和钙结合的有机碳与和其他金属结合的有机碳(OCnon-Ca:即OCCBD和OCNa2SO4的差值)的比值呈现S型增长趋势,表明钙的作用在碱性土壤中逐渐增强。

图2被钙保护的有机碳(OCNa2SO4)与被其它金属保护的有机碳(OCnon-Ca)在土壤pH值为6–9范围内的比值

研究人员进一步采集了全国19个湿地、43个旱地样点的土壤样品,比较了OCCBD在湿地和旱地、表底层的分布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湿地和旱地样品中OCCBD相对于SOC的含量(OCCBD%)并无显著差异,在土壤表底层间也无差异,底层土壤中钙含量与OCCBD%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土壤钙含量对OCCBD%也有显著的预测能力。上述结果表明,OCCBD对湿地和旱地的SOC有同等的贡献,并且钙对底层土壤的OCCBD积累起到重要作用;相比其它金属元素,在中性偏碱的土壤中钙对SOC的直接保护作用更突出。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氮沉降或水分条件改变可能导致土壤pH变化,进而影响与金属结合的土壤有机碳的保存,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图3金属结合的有机碳(OCCBD)相对于土壤有机碳(SOC)的含量(OCCBD%)在不同土地类型中的分布以及与有效水分(EM)、pH、SOC、碳氮比(SOC:N)、柠檬酸钠-碳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CBD)提取的钙含量(Cad)、铁含量(Fed)和铝含量(Ald)的相关性

以上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冯晓娟研究组博士生王思敏为论文第一作者,冯晓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论文列表:

Wang,S.,Jia,Y.,Liu,T.,Wang,Y.,Liu,Z.,Feng,X.().Delineatingtheroleofcalciuminthelarge-scaledistributionofmetal-boundorganiccarboninsoils.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48,eG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oyanga.com/sytp/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