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灸锁阳驱寒的最佳时机
夏至节气灸 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故夏至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后人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则设立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即体现了在特定的时机预先培养阴阳,以固之本,扶持正气,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正是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的防治原则。我国古代医家发明了许多行之有效、简便经济的防治方法,“节气灸”正是应运而生的独特方法之一。节气艾灸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特定的时令节气进行艾灸以防病保健的传统方法,是古代流传下来的独特艾灸养生方法。它典型地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防治思想。艾灸是温壮元阳、激发经络之气、调动与开发机体潜能、健身防病的传统方法。 夏至灸的好处暑病的发生,是由于冬季寒邪藏伏于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而夏至日时节,人体阳气达到顶峰,此时针对暑病行艾灸疗法,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有效地扶阳避寒邪、祛除冬病根因,使体内阳气得到升发和振奋,外界的风湿暑邪便不易侵犯,从而阻断了发病途径,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触发。 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正是年老、久病、体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诱发宿疾和易生新病的时期。夏至灸则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夏至常用保健穴以下穴位为人体要穴,节气灸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
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具有疏风散寒,温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效。
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等功效。
神阙穴(脐中):在脐窝正中。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等功效。
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气海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在肚脐与关元正中间。具有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功效。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
三阴交穴: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等功效。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参考。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qq.白殿疯病能治好吗白殿疯方法大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oyanga.com/syzz/58.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全整理中药分类性味功效一览表
- 下一篇文章: 30个药店销售案例教你轻轻松松做大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