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哪能时时行走,偶尔也要歇桨停舟
古代白癜风偏方 http://m.39.net/pf/a_4580872.html_今日诗语: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 向来喜欢诗中“泊”的意境。 可以是在“叶上初阳干宿雨”的白天,也可以是在“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夜里,一叶渔舟,三两只画艇,或七八条竹排木筏,静静地停靠在清清浅浅的水边。 泊,可以发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但是,泊,一定是诗人行程中不可取代的一站,更是人生一种必不可少的境界。 1.泊,是为了追忆过去蒋捷在冬日里出行,中途遇雪,被迫停泊江边。 梅花引·荆溪阻雪 宋·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在肆虐的大雪中,一叶孤舟就如同一个身体颤巍的老人,羸弱不堪。蒋捷是舟中的羁旅之客,没有尽头的忧愁再次向他袭来。 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说话的人。白鸥也似多情,好像在关切地问他为何在此停留。 身留在此,烦事锁眉头。 家族的没落、社会的飘摇以及山河的动荡,使蒋捷的后半生,在羁旅漂泊中度过。此次于荆溪遇雪被阻,他可能是在归家的途中,亦或是在外出的路上。 自然世界中的风雪,忍忍它就过去了。真正让蒋捷感到痛苦的,是人生中的风雪。如今停泊江边,历经许多人生风雨的他,追忆起了往事。 曾经,生活处处是繁华。“花外楼,柳下舟。”楼外一片盎然春色,柳色新新。和好友一起,相约花团锦簇中,总有收获不完的欢乐。 如今,昔日的好友都去哪儿了?曾经的繁华又在何处? 往事如烟,连梦里都无法寻找它的踪迹,一切如“寒水空流”。 眼前一小会儿的停泊,给了蒋捷在残酷的现实中“重温旧梦”、追忆过去的片刻美好。 但只剩回忆的人生,难免有些凄凉。 2.泊,是为了思考当下“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张继和蒋捷的不幸虽有不同,但张继在泊的过程中,也不断被忧愁笼罩。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泊无月,飞鸟相啼,白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醒目的渔火让黑暗的夜里多了一丝光明,但这并不能将张继心头的忧愁消除。那么,张继的愁来自何处? 此时的张继,可能是一个在吏部考试中失败而未被授予官职的失落者,也可能是个为躲避安史之乱而逃到苏州的流亡者。 无论他的愁来源于何处,愁却是不假。在孤独寂寞的夜里,在寒冷的水边,小舟泊在岸头,愁人对愁眠。而远处的钟声,悠悠。 视野所到之处,尽是无比凄凉哀伤的景象。 夜泊枫桥。江中的渔火,山中的寺庙,夜半的钟声……周围的环境是张继无法改变的,却为他创造出更为广阔而深远的思考人生的空间。 佛教有偈:“听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在佛教兴盛的唐代,张继作为一个读书人,自然也会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 寒山寺夜半的钟声,是“佛”对诗人的弘法开示。一股盎然的禅意不禁在诗人心中油然而生。于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思考当下的境遇,有利于他消除愁思、大长智慧、心灵净化、明心见性。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此时的张继,在泊的意境里,似乎寻找到了人生的光明,进入顿悟的心境和禅境。 3.泊,是为了整装待发,重新开始如果说,泊,让蒋捷追忆过去得到片刻“解脱”,让张继在寒山寺外得到人生的顿悟,那么对于王安石而言,泊,就是为了重新开始。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从王安石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作为政治改革家而步入政坛的,以坚持政治革新为志向,以济世安民为己任。 主张政治变革的王安石,在朝廷中大力推行新政。由于朝中反对的人较多,因此他的变法难以进行,最终王安石辞去宰相的职位,暂时归隐故乡。 直到熙宁八年(),王安石被重新起用,召回朝廷担任宰相。于是在赴京途中路过瓜州,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千古绝唱: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里的春风,既指大自然的春风,也暗喻当朝的执政者——宋神宗。而王安石将他自己比作江南,如今重新被皇帝任用,就像春风再次吹绿了江南大地。 “明月何时照我还”,其实,王安石未必真正急于还乡。他的志向,始终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继续推行他的改革。 但是他也知道,此次回朝推行新政,依然会困难重重。如果失败了,等着他的,只有离任归乡。只是不知,还乡在何时。 泊船瓜洲,前往汴京的航船在瓜洲停泊,而王安石自己,也在两次担任宰相之间的“空窗期”里,得到一阵子的“停泊”。 那是遭遇逆境之后短暂的驻足休憩,是为了收拾自己的心情,然后整装待发,重新向梦想启程。 4.泊,是为了看到未来更好的风景在泊的过程中,刚开始我们可能是回首过往,在回忆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后来,我们尝试反思当下,在眼前的境遇中感悟生命的真谛;最后,经历一番回忆、思考和感悟,我们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重新充满了力量,于是我们鼓起勇气,再次踏上未完成的旅途。 片刻的“停泊”,适当的停歇,让我们得以养精蓄锐,然后有足够的力量去发现未来更美的风景。 一次次的泊,就是一个个人生的转折点。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诗人泛舟溪上,一阵阵悦耳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勾动他的心弦。 或许钟声的背后,藏着更美的风景。想到这里,诗人便迫不及待地泊舟溪边,登岸而行。 曲曲的山间小路,缓缓地导引他向密密的松柏林里穿行,一步步靠近山顶。“空山新雨后”,四处弥漫着松叶柏子的清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 穿过横柯交蔽的深林,青山白云,峰峦叠翠,令人惊叹的景色一一呈现在诗人眼前。 如果,诗人不知将小舟停靠在岸,便无法转入山中,更无法看到眼前这番动人的美景。 泊,让我们有机会,换一条路走。 漫漫人生路上,既然有扬帆高挂、乘风破浪的航行,自然也少不了收篷歇棹的停舟靠岸。如果身处顺境,当自己感觉疲惫之时,可以选择主动“停泊”,让生活慢下来;如果处于逆境,被迫“停泊”,那就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去反思,去调整,然后整装待发重新开始。 泊,从来不是永久的停滞,只是短暂的休憩。 停舟靠岸,当我们再次启程,可以继续朝着原来的路线行驶,亦可以换个方向,换个走法。 泊,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风景。 作者:深山含笑,一个爱好文字的东坡粉。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记得随手点个在看或分享到朋友圈以示鼓励呀~☆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由首发。 ☆原创文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转载须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oyanga.com/syjj/10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享誉一方的老中医将独家秘方传授于我,60
- 下一篇文章: 佳丽三人行春天了,我最爱的樱花又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