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是身体在向您倾诉无忧养生堂
口干舌燥很多人都有遇到过这种现象,大多数人是通过喝水来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其实口干舌燥有时候是疾病的表现,是身体在向您倾诉:渴啊!身体出现平衡失调了,主人您需要及时调整了! 那么,口干舌燥吃究竟怎么调理? 中医理论太繁琐,甭说您看不懂,一会把我也绕糊涂了。无忧用现实中生火蒸饭的比喻来把口干舌燥讲明白。 很多中医认为口干多由肝肾阴虚引起,或者是和上火有关,大量滋阴药一吃,怎么越吃越严重?很多人以为多喝水就能解决。其实,口干是多种疾病的信号。无忧结合临床把口干类型讲明白。 第一种: 阴虚火旺型。临床表现:咽干口燥,轰热升火,心烦易怒,舌质红绛,脉细数。或夜寐多梦,心悸,小便短赤(心火),有的面红,目干涩痛,口苦大便干结。 这是为啥呢? 打个比方,咱们烧火蒸饭,口咽在人体高处,相当于锅里米饭位置。使劲加柴禾,火烧的旺了,锅里水少了,米饭里水少了,所以您出现口舌干燥。这种情况是最多见,也是一般中医人的理解。 锅里没水了,咋办? 第一,慢慢多喝水,这是必须的。 第二。远离辛辣温热食物,比如:狗肉,羊肉,锅巴,炒花生,炒黄豆,炒瓜子,爆米花,荔枝,龙眼肉,佛手柑,杨梅,大蒜,韭菜,芥菜,辣椒,薤白,生姜,砂仁,大茴香,小茴香,丁香,白酒,香烟,红参,肉苁蓉,锁阳等.薏米,红豆利水就更不适合了。这是火上浇油,越吃越口渴。 第三。晚上别熬夜,伤津液。 第四。多吃滋阴食物,比如。石斛,百合粥,麦冬茶,小米,鸭肉,鸡蛋,牛奶,银耳,阿胶,梨等 第五。中成药无忧最常推荐:麦味地黄丸,是一种和六味地黄丸在功效上差不多的药品,麦味地黄丸作用是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痠软口舌干燥。麦味地黄丸的功效对于阴虚病人显著,是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配伍麦冬、五味子得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麦冬清补肺阴,清热除烦;五味子补肾敛肺;八药配伍,适合肺肾阴虚诸证,对阴虚咳嗽或消耗性疾病所致的口渴咽干、痰中带血等病疗效尤佳。 六味地黄丸和增液汤效果也不错。 第二种。 脾肾湿寒阳虚 症状:口干口渴,手脚凉,喝了很多水,连连去厕所,一停水就口渴,脉缓,有的伴有腰酸,腰疼,有一种糖尿病口渴就是这种情况。 这是为啥?脾肾阳虚,命门之火不足了,您的柴火不够了,米饭在上面能蒸熟吗?加多少水,温度不够,蒸腾不上去米饭也蒸不熟,凉水蒸大米,怎么也蒸不熟,就如您喝多少水都口渴一样。 怎么办?填油加火呗! 第一。远离寒凉食物。比如啤酒,冰镇饮料,牛奶,苦瓜黄瓜西瓜香蕉等寒凉瓜果。不能大量喝水,水属阴。 第二。少用空调,伤阳气啊。别熬夜,伤阳气。 第三。少用寒凉,清热解毒的药物。 以上三点看起来是小细节,但是日积月累无形中把咱生命之火耗尽了。 第四。药物治疗。无忧首推张仲景的经方金匮肾气丸,北京同仁堂大蜜丸,空腹吃,口渴严重者加量。金匮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附子和肉桂,主要成分有地黄、山药等八味中药,作用是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作用。 民国名医张锡纯对脾肾阳虚口干有他独到之处,他用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6g,加干姜和桂枝尖,并且重用白术到30克补脾啊,人参补气,干姜,桂枝温阳。张锡纯治过一例脾肾阳虚引起口干的少年,就这小方,一剂而愈。 第三种情况是肝郁口干。 肝郁口干分两种,一种多发生在爱生气,心眼小的女子,症状口干,同时有烦闷,焦虑,有的失眠,便秘,头晕,脉弦。还有一种多发生在男子身上,饮食过于肥美,导致痰湿困住脾胃,这样的人无忧爱称大肚哥。症状多见口干,口渴,胸闷胀满,心烦,耳鸣耳聋,有的引起心脏症状来。 为啥呢?这就相当于您在这蒸米饭锅里加了好多鱼肉酒还有气等等,把这锅里给填满了,不能形成回流,导致热气上不去,冷气下不来。中医叫肝气横逆,气机不能运转了。您说口渴滋阴加水吧,肚子一吃就胀满,您说给下边加点柴火吧,水蒸气没上去,光把热传上去了,结果口更干了,嘴里长溃疡,眼睛红,鼻子干的能冒烟,。 这可咋整?无忧! 第一。女子不能生气小心眼。 第二。大肚哥要少吃多运动。 因为情志不畅,忧愁、思虑、抑郁、愤怒,造成肝郁气结,肝失条达,肝木乘土,则脾不健运,痰湿在体内停留;或肝郁化火,炼灼全身津液成痰。 第三。饮食。 萝卜,白菜是非常好的顺气食物。中国人的传统,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萝卜、白菜、土豆是看家菜。藕能通气,还能健脾和胃,养心安神,属顺气佳品。山楂。顺气止痛、化食消积,生吃、熟吃、泡水、做酱,各种食用法皆有效。 第四。药物治疗。 中成药的话像小柴胡、消遥丸、丹制消遥散都有效。印象里面没有特别满意的,都有一些缺陷,剂量不够,力度不够,所以疗效不十分满意。临床上用起来感觉都不是很顺手,一般还是喜欢用汤药。 汤药根据个人体质,用大柴胡,小柴胡,大柴胡一般用到柴胡克,天花粉60克,茯苓60克,炙甘草45克等。无忧在临床遇到过不少,几乎七副而愈。不但口渴口干缓解,连头晕心烦便秘失眠也减轻很多。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有口干舌燥的感觉,但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有的是治疗不对,越治越重。口干舌燥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表面症状,在这种症状后面,往往掩盖着一些疾病。因此,当您和家人出现口干舌燥时,不能一喝了之,这是身体不舒服了,在向您倾诉。所以要停下脚步,仔细倾听身体的声音,寻找口干的原因和调理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oyanga.com/syyx/11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No原创听路上故事杨献
- 下一篇文章: 外行不知道的地质人的工作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