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科技频道养生堂专家讲座集锦
BTV-科技频道《养生堂》专家讲座集锦 远离病媒侵害,你我共享健康 治疗口腔溃疡 蝎子4只,炒焦、压碎,水冲服; 生甘草12g,灸甘草(炒熟的)12g,苦瓜10g。水煎服每次10ml~15ml 漱口后徐徐咽下。大约一周痊愈 润肺安眠 百合、杏仁、大米煮粥,晚餐用 通便排毒 红薯、山药、大米煮粥,早餐用 便秘 黑芝麻炒香、压碎,与红茶水一起服用 养五脏 五味子、枸杞用开水冲服 低血糖 山药加糖煮水喝 高血脂 山楂、大米煮粥 胃癌、食道癌 白鹅肉汤,或白鹅肉汤煮面条 祛湿健脾 山药、莲子、芡实(鸡头米)各g,磨成粉状,加鸡蛋一枚,搅成膏状蒸熟,每天一勺。 作用:润脾、祛湿、治瘙痒。 健胃补脾 糯米、10粒红枣加入猪肚(或羊肚)煮熟后服用。 海螵蛸妙用 海螵蛸(乌贼骨)研成粉末,备用: 止血(外用); 反酸性胃病; 妇科崩中。 干眼病治疗(沙凤桐教授) 杞菊地黄丸; 沙参6g,麦冬6g,决明子3g~6g; 菊花3g,麦冬3g,元参3g,桔梗2g;大便干燥加决明子2g。 每日1~2剂。 老年性黄斑病变 食疗:胡萝卜、枸杞、核桃、芝麻、海参、鲍鱼、石斛; 养生口诀:不夜读,避日晒,足睡眠,调情智。 手脱皮 葛根30g,明矾15g,煮水20分钟,擦拭患部。 面部小白点 生甘草30g,植物油2两,小火煎制至焦黄,涂于面部。 尿路感染(武警三院陈建国主任) 实性尿路感染:生薏米30g煮水,连服三天。 虚性尿路感染:金匮肾气丸,3天有效;或茯苓、泽泻水煎服。 腰腿痛(陈建国主任) 灸甘草6g,干姜12g,茯苓12g,白术6g。水煎服。 改善老年人睡眠 茯苓粉20g,每天一勺。 胃脘、胃寒疼痛 附子理中丸,生姜水服用。 注意:胃脘温热疼痛不能用! 金世元解读中成药(北京著名中医中药专家,从事中药70年) 天王补心丹——元代方,用于肾阴虚,心火亢盛; 枣仁安神丸——近代中成药,3位药,用于安神养心、养血,入脾(主运化); 人参归脾丸——养气健脾; 柏子养心丸——上方加肉桂,温心(热药); 前列腺肥大(医院宋福印院长) 五味子+醋50ml 止鼻血(宋福印院长) 棉签蘸醋后塞入鼻孔中。 乳腺增生 鹿角霜研成粉末加醋,涂抹患部。 咳嗽(宋福印院长) 干咳——养阴清肺丸加蜂蜜; 有痰——甘草片。 中成药(医院名誉院长张炳厚) 牛黄清心丸——春天吃去火,大人2丸,小孩1丸; 牛黄安宫丸——脑血栓用。 六味地黄丸——由钱乙研制,配伍十分严密,三补三泄,三阴并补,属平补。用于补肾,兼补肝(肝肾同源)。 龚洪海博士(明代名医龚廷贤第9代传人) 心脏病——淫羊藿,太子参; 注:淫羊藿研成粗磨泡水漱口,可治疗因上火引起的牙周炎、牙痛;长期服用可治疗阳痿。 心脏保健——每天用手掌在左乳外侧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次。 2)肢体及面部浮肿——葡萄干30g,薏仁20g,茯苓10g,大米60g,熬粥,每日两次,连续1~3周。 3)龚氏止咳糖浆 甘草50g加水ml,煮25~28分钟,剩余药液约ml;再加蜂蜜(以百花蜜、椴蜜为好)ml、食醋ml,以文火炖开3~5分钟。 每日2次,每次8ml~10ml,儿童5ml。 治疗因感冒引起的咳嗽,老年性哮喘咳嗽,咽炎等。高烧咳嗽不可用。 4)胃病——鸡内金用阴阳瓦(屋顶瓦)焙干(30℃~40℃),每日2次每3g, 严重时5g。对胃胀、胃痛、反流等均有效。 保肝——柴胡3g,青皮30g,乌鸡g,煮汤,每日2次。或每周2~3次,以秋冬季为好。对眼昏花也有效。 健脾——白术15g,白茯苓12g(用牛奶浸泡),水煎服用于治疗。研磨成末,每次3g~5g,用于保健。 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疼痛——苍术15g,黄柏12g水煎服,用姜水送服。或研成末,每次5钱,每日2次,生姜水送服。 痹症(关节疼痛)——杜仲15g,威灵仙12g,水煎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ml。 冬季补阳(中华中医药学会罗宗美医师) 菟丝子30g,山药30g,桂皮10g,小茴香10g,生姜5片,大葱5段,大枣5枚,白术10g,黄芪30g,当归10g,乌鸡g。 肿瘤术后补养(罗宗美) 生黄芪30g,人参10g,甘草10g,茯苓20g,干姜10g,山药30g。水煎服,每日2次。 高血压、冠心病(罗宗美) 龙眼肉20g,丹参10g,枣仁10g,适量大米。作用:入心经,养心、安神,益气养心,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针刺治疗与保健(程凯博士,世传针刺专家) 脾胃消化不良:针刺四缝穴,即食指至小拇指的第二指缝的中心,放血3~4滴; 急性结膜炎、麦粒肿(针眼):先将耳朵搓热,在耳朵对折处针刺放血6滴,每次一只耳朵,每周2次; 保健放血穴位 少商穴——拇指指甲外侧约2~3mm,咽喉、呼吸道疾病和感冒; 商阳穴——食指指甲外侧(靠近拇指一侧)2~3mm,咽喉、便秘、鼻出血; 中冲穴——拇指指尖; 关冲穴——无名指指尖外侧(靠近小拇指一侧),生气、头痛、发烧; 保健,每周放血一次(程凯本人的方法) 31三阴交和足三里(程凯博士) 三阴交:每天从三阴交向上按揉至阴陵泉(胫骨转弯处),每次15~30分钟(30次),左右腿交替,可治疗下述疾病: ——健脾(脾主化水谷,此方法可化水湿、摄血气); ——减肥、治疗肥胖(肥胖因体内废物、毒素引起); ——妇科疾病(在按揉过程如果有颗粒、不平、疼痛症状,即表明妇科有疾患)。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本人三指,胫骨结节处外侧下一指即是):每天按揉足三里具有保健功效,该穴位是强壮的要穴。沿阳明经(胫骨沟穴)向下按揉至脚踝,每日30次。可左右交替。 白内障 决明子、苍竹各3g。加菊花适量,泡茶喝。 33健脾胃(罗宗美) 附子理中丸——补阳虚,健脾胃; 莱菔子10g,莲子30g与小米同煮,健脾、治疗脾虚,对腹胀、大便溏稀有效 前列腺保健治疗(胡志刚教授) 1)针刺天元(肚脐下3寸)、xx(肚脐下4寸)两个穴位; 2)按摩涌泉穴; 3)注意下体保暖; 4)吃含锌食物:瓜子、南瓜子;韭菜炒河虾;泥鳅炖豆腐;焖炒田螺; 5)温水坐浴。 癣病(医院华苓教授) 嫩桃树叶挤汁擦拭患部。 预防肾结石(中华中医药学会罗宗美老师) 核桃g烤黄,鸡内金g研末,蜂蜜g熬化,加入上述两种药物再熬制3分钟,每日服用。 补肾补阳虚(罗宗美) 杜仲10g,羊腰子g,生姜3片,用盐炖烧,每周一次。最适合老年人。 黑豆豉等发酵食品具有补肾功能。 38利湿健脾(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丁霞主任) 黄豆芽、绿豆芽有健脾、抗病毒、抗肿瘤功效; 竹笋有健脾、清热利湿功效; 莲藕汁、菠萝汁有益于萎缩性胃炎。 39肾、胆结石病(在Z74次合肥至北京列车上,九华山一位法师) 食用黑木耳,每日2次,4天见效,10天可愈。用量适度,尽量多食。 40食疗养生 红小豆与经过油煎制的鲤鱼头或尾一起煮,可治不明原因浮肿;常食红豆粥可补血、利湿、利尿; 红豆、薏米、枸杞一起煮粥,可养颜、滋阴、利尿; 黑木耳是胃肠清道夫,具有软化血管之功效。可用开水焯一下,加入调料后食用; 红萝卜打碎,黑芝麻炒香、压碎后搅拌,加入水和冰糖再烧开,凉后放入冰箱保存,每天吃一点,可降低胆固醇、养颜; 百合、杏仁、大米粥,晚上服用,可润肺、安眠; 红薯、山药、大米粥,早上食用,可通便、排毒; 用淡淡的红茶加炒香、压碎的黑芝麻,每天服用可治便秘,特别适合老年人; 五味子、枸杞用开水冲泡,每天服用对五脏保健有效; 山药加糖煮水,可治低血糖; 山楂、大米粥可治血脂高; 睡前嚼服30g枸杞子,可生津,治疗口渴; 枸杞子30g泡水30分钟服用,可消除黑眼圈;用枸杞水擦拭眼周围,可消除眼圈浮肿; 黑小豆(肾脏形状的)用凉开水泡,每天服用一次,可治疗眼干、眼涩、眼痛; 食用洋葱头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感冒,减肥,防止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但有红眼病、长痘等,不能服用; 41刮痧治疗口腔溃疡 患口腔溃疡后,在背部心脏附近刮痧,如果出现红斑,说明体内的热邪已经驱除。一般间隔1~2天,刮几次可痊愈。如果痧斑较重,可在前胸中线的膻中穴附近刮痧。刮痧后应喝一杯水,以利出痧、排除湿邪。 42小儿便秘、发烧 服用紫雪丹或紫雪散半瓶,过一会儿可好。 43小儿感冒、咳嗽 千万不能服用川贝液或枇杷膏,越吃越严重。 44肾脏功能衰退的信号(龚洪海博士) 记忆力下降; 夜间起夜3次; 眼圈浮肿; 腰气无力、下肢微软(上三楼困难); 上午10点就感乏力; 脱发超过根; 有困意但睡不着(失眠); 补肾宜从30岁开始:牛骨髓、桑葚、小胡桃、海参、乌鸡。 补骨脂12g,肉苁蓉15~18g,水煎服,早晚各一次,可补肾气不足。 45荔枝的妙用(华苓教授) 荔枝核——有散络作用,治痛经、慢性盆腔炎; 荔枝壳——止痢、止血、湿疹; 荔枝壳/花——咽喉肿痛; 虚弱贫血——荔枝干果7只,大枣7只,每日一剂,水煎服; 脾肾两虚、大便搪泄——荔枝肉50g,淮山药10g,莲子10g,水煎服。 (以上根据年以来每天收视记录整理,并不断补充中) 46脾胃虚(罗宗美医师) 附子理中丸——脾胃阳虚; 莲子30g,莱菔子10g,大枣5枚,与小米一起煮粥,治疗腹胀、大便搪泄,有健脾功效。 注:莱菔子可解人参的药效。 47冠心病治疗(祝肇刚教授) 葛洪汤:葛根15g,红花10g,羌活10g,菊花10g,川芎10g,丹参30g,赤芍10g,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水煎服。 注:1)用此方必须有以下症状:憋气、刺痛感、手麻木; 此方由其父亲研制,用于普通冠心病治疗。如果是糖尿病患者,另有“宽心汤”适用。 48补肾(丁霞主任) 咸入肾,苦入心,干入脾,酸入肝。 冬季藏精于肾(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补肾不如补脾。苦补之,咸泄之。 补脾:大枣、薏米。 海带:消痰软坚,泄热利水,止咳平喘,去脂降压,软坚散结(抗癌)。 甲状腺肿瘤:海带+昆布,裙带。 吞咽受阻:海带+砂仁(研末)。 补肾:山药、土豆等黏性食物。 慢慢吞咽津液,滋养肾阴! 49补脾胃(湖北中医药大学胡爱萍教授) 茄子——味寒,入脾胃;秋后的茄子寒性更甚。含有: ——VE,,抗衰老; ——VP,降低胆固醇; ——龙葵碱,抗癌(特别是胃癌、唇癌); ——皂草苷。 香菇——含有8种氨基酸,适于脾胃虚弱的人;含有香菇多糖,对癌细胞有98%的抑制作用。 50法制黑豆 作用:补肾、补骨髓、固齿 配方:补骨脂、沙苑子、炒杜仲、大茴香(八角)、白蒺藜、核桃仁、大香盐各6g;雄黑豆g。 注:雄黑豆挑选要诀——个儿大、粒圆,有绿芯者。 制法: ——先将除核桃仁、大香盐和黑豆之外的药物熬汁3次(遍),用2层纱布过滤备用; ——将黑豆放入药液泡制4小时; ——加入核桃仁、大香盐用火熬至豆烂、汁收备用。 用法:每日30g,咀嚼后咽下,一周见效。 简易按摩法(卜义长,82岁,国家特一级按摩师) 1)胸闷、气短——点按心经上的“通理穴”(位于手腕内侧外沿约6寸)。女人可将手心向后举起,抓住腋下一根筋,向外拉,同时咳嗽一声即除。此法还可治疗乳腺增生。 2)胃病——分为胃热、胃寒两种,胃寒者居多。症状为:寒凉、疼痛、吐酸水,浅表性胃炎,以及内寒包火引起的胃溃疡。 手法1:从心口肋下开始沿肋骨下缘向下按压(也称“切”),直至肋骨外侧软肋处; 手法2:两手后背,说话时有动感处按压15秒。 肝瘀滞——两手抓住腰际正中的两根筋,咳嗽一声,气即排出而愈。 岔气疼痛——抓住疼处皮肤外拉,咳嗽一声,松手使皮肤弹回即好。 6)高血压、高血脂、失眠 ——热水泡脚后搓脚下涌泉穴,随后再击打“八邪”更有效; ——敲打“八邪”(即双手各指间部位),各50下。可双手指间岔开击打,再击打大拇指与食指间的合谷; ——击打“大陵穴”(手掌下部)50次; ——击打“后溪穴”(手握拳后小指下突出处)50次,对后辈沉重、颈椎疾病有效。 7)膝关节疼痛 百病生于风寒湿,导致气血供应不足。如果髌骨中间疼痛,为骨质增生。 ——用手指沿髌骨四周切一圈; ——点压梁丘、血海、委中、膝眼(双穴)四个穴位,会有先凉后热气感至脚面。 腿部水肿——沿肿胀部位向外切,一般会消肿1/3。绝对不能抽水! 足跟骨刺——由于内阳虚、膀胱经受凉引起,实际是足筋腱的问题。只 需按摩一个穴位——仆参穴,位于外踝高点之下1寸半处。按压仆参穴, 并同时抖动,使积结散开。 预防骨病方法: ——加快循环,例如上述的点压法; ——加快新陈代谢,使热气上升,赶走风寒; ——防止老化,血热则血管必柔和,柔和则不易骨质增生。 52冬季进补(丁霞——中国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 咸入肾,苦入心,甘入脾,酸入肝。冬季藏精于肾——肾水为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补肾不如补脾,苦补之,咸泄之。 补脾食品:大枣、薏米。 海带:消痰软坚,泄热补水,止咳平喘,去脂降压,软坚散结(抗癌)。 甲状腺肿瘤:海带+昆布、裙带 吞咽受阻:海带+砂仁(研末) 补肾:山药、土豆等粘性食品;黑豆豉补肾。 慢慢吞咽津液:滋养肾阴。 利湿补脾:黄豆芽、绿豆芽,兼有抗病毒、抗肿瘤功效。 竹笋:健脾,清热利湿。 萎缩性胃炎:莲藕汁+菠萝汁。 53癣(华苓主任) 嫩桃叶榨汁擦拭患部,几次即好。 54预防肾结石 核桃g(烤黄),鸡内金g(研末),蜂蜜g熬化再加入核桃、鸡内金搅匀,每人服用。 55结石病(Z74次列车上九华山高僧) 黑木耳每日两次,量大些10天即好。 56心慌、冠心病(祝肇刚教授) 心慌——闭眼,用手按压单眼,有感即可;按压内关通外关。 冠心病(必须要憋气、刺痛感、手麻木等症状)——其父方 葛根15g,红花10g,羌活10g,菊花10g,川芎10g,丹参30g,赤芍10g,党参10g,麦冬10个,五味子10g 糖尿病患者用“宽心方”。 57补脾胃(湖北中医药大学胡爱萍教授) 茄子——味寒,入脾胃,抗衰老(VE),降胆固醇(VP),抗癌(龙葵碱)皂草苷。 香菇——含8种氨基酸,健脾胃、抗癌。 58补肾、补骨髓、固齿 法制黑豆: 补骨脂6g,沙苑子6g,炒杜仲6g,大茴香6g,白蒺藜6g,核桃仁6g,大青盐6g,雄黑豆g(个儿大、粒圆,有绿芯者)。 炮制方法:1)~5)熬汁3次,2层纱布过滤;药汁浸泡黑豆4小时;加入6)~8),上火煮至豆烂、收汁。 每日30g,咀嚼吞下,一周有效。 59补血(医院刘嘉明主任) 大枣g,桂圆50g,当归50g,黄芪20g。 60水湿症古方(北京中医药大学李铮) 阳气不足:怕冷、乏力、水肿 生黄芪15g,人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白萝卜适量,煮薏米粥。 61视网膜病变(医院泌尿科刘嘉明主任) 枸杞子、决明子、菊花泡水; 桑葚子、车前子、决明子泡水,治疗因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补肾阳虚:山萸肉煮后泡水喝; 补肾阴虚:上方加入黄精3g磨末泡水喝。 62补钙(医院泌尿科刘嘉明主任) 古方 黄柏g(酒炒),龟板g(酒灸),熟地黄60g,陈皮60g,白芍60g,锁阳45g,干姜15g,知母60g(酒炒),灸虎骨30g(用狗骨加量)。 骨碎补10g,杜仲10g,炖水代茶。 同仁堂“健步补肾丸”。 配合运动——每天3~5km;晒太阳。 63《黄帝内经》养生法(中医专家徐文兵) 早起几件事: 叩齿; 由下而上搓耳朵; 提道谷(肛门,提起、放下——乾隆养生法); 大小便时口齿紧闭。 64口腔溃疡 桑叶(研末)+精盐,刷牙。 金银花、板蓝根各30g,加水0g漱口。 常饮绿豆汤、菊花茶、百合汤。 保持心情舒畅、平和,消除紧张、焦虑,注意休息,保证睡眠。 65咳嗽 鸡蛋一枚、绿茶一杯,生姜切片、冰糖若干,搅匀上锅蒸。 连服3~4天。 66食物养生(中医药营养专家王凤岐) 香菜可治疗各种过敏,尽量多吃。 香菜根熬水加入适量白糖,可治疗小儿发烧。 茄子梗可治疗口腔溃疡。 67颈椎保健(全国推拿学会副会长臧福科教授) 头尽量前倾,下颌贴近胸部; 头后仰,拉伸颈前肌肉; 头左倾、脸接近肩部; 头右倾,脸接近肩部; 头向左后方转; 头向右后方转。 上述动作每次各10s。 68腰椎保健(全国推拿学会副会长臧福科教授) 双手握后腰,左右扭腰; 双臂平放与肩平,左右扭腰; 双臂抱腹左右扭腰; 以上动作各3~5次。 69养胃按摩(全国推拿学会副会长臧福科教授) 用手掌揉肚子——男8的倍数,女7的倍数; 按压合谷穴; 敲打足三里。 70腰骨脱位(全国推拿学会副会长臧福科教授) 判断 ——腰痛; ——腿痛不过膝; ——一个腿长一个腿短; ——前脱位腿长,后脱位腿短。 保健治疗 ——晨起平仰,病腿拖至床下3min; ——“4字法”:病腿呈4字形弯曲压在另一腿下3min。 71人体4大主穴(北京中医药大学肖XX教授) 肾腧穴(肾虚); 委中穴——两手虎谷交叉,3向对手内侧的位置; 合谷穴; 足三里; 72长寿之谜(医院院长覃迅云) 长寿之乡广西巴马乡百岁以上老人74位,其中一位91岁女老人背负78斤爬山为家里盖房子。 预防风湿症:桑白皮、枇杷叶、鱼腥草各10g,冲水喝。 73镇守血糖的最后防线(医院副院长仝小林) 糖尿病致因:劳累、熬夜、过度饮食。有家族史、大吃大喝、肥胖、婴儿体重超过4kg等,有糖尿病患病可能。 三个阶段:糖尿病前期(“三八线”)——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指标: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7.8mmol/l 糖尿病前期指标: ——空腹血糖:6.1~7.0mmol/l ——餐后血糖:7.8~11.1mmol/l 防治:饮食以素为主,多运动。 饮食:木耳、蘑菇、魔芋;苦味食物(苦瓜、苦味野菜,黄连、黄柏、黄芪苦参等中药);水果、蔬菜,避免干果;先喝汤、然后青菜、再吃肉(顺序)。 早起一杯凉白开,少量饮酒活血脉,每天一杯鲜榨汁,十个山楂一勺醋。 药物预防:三七粉,每次1.5g,早晚各一次。复方丹参丸,黄芪桂枝五位汤;大乌头汤等。由于糖尿病属于络病,应护脉通络,改善微循环。例如盘坐、拍手、中药泡脚等。 74腿部经筋锻炼(中国针灸协会筋结分会副会长胥荣东) 腿部经筋锻炼方法: 呈“稍息”状——腿向侧跨一步——双臂伸展——收回双臂呈抱状(抱住老虎脖子,用力、有神); 稍息——腿外跨一步——双臂伸展——后脚抬起——放下,重复次数多为好; 按压足三里; 按压膝盖附近筋结(有疼痛感); 单腿站立,另外一腿划弧; 补脾肾——大枣、莲子。 75熏鼻、养肺(医院院长覃迅云) 熏鼻——治疗鼻炎 千打锤10g,金耳环10g,加水煮沸; 用报纸制成一个锥形桶,引导药液蒸汽进入鼻孔,适时而止。 驱蚊、养肺香包 灵灵香、大茴香、山苍子、石菖蒲、丁香、桂皮、一枝香各10g,装入布袋中,可养肺、驱蚊。 润肺养生汤 淡竹叶、枇杷叶、桑白皮各10g,剪成碎块,用水浸泡15min;再煮沸15min; 倒出药液,加入银耳(剪碎)、枸杞、百合各10g,再煮3~5min,加入适量冰糖。 此养生汤有开胃、润肺、催眠功效。 76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功效:抑制结肠癌、心脏病。 西瓜:含有水溶性的番茄红素,每天吃3块就足够了。 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是油溶性的,必须油炒过才能吸收。 77预防息肉(中老年康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肾病委员会王肃季) 囊肿、纤维瘤、血管瘤——1级; 子宫肌瘤——2级; 息肉——3级,10%可能有恶变。 预防:提肛——站立,挺胸,收腹,提气(提肛)8s,呼气,肛门防松8s。做10次。 补中气、益气、养血。任脉——主元气;督脉——主血;冲脉——补肾。 气滞血瘀导致肿瘤(古称“岩”)。息肉割掉之后还会长,多的达50、.是由免疫功能下降、致息基因增高、抑息基因下降所致。 药物预防:橘皮10g,焦山楂30g,黄芪30g,加2~3杯水,煮后当茶喝。每天一个苹果,晚饭一小时后喝一杯酸奶。 禁忌:不生气;少食辛辣食物;忌烟酒。 78刮痧检验心脏亚健康(刮痧协会理事长张修勤) 心脏病先兆: 消化不良,胃痛伴有冷汗; 间歇性下颚骨疼痛、牙痛; 前臂和肩臂痛,可放射到小指、无名指; 呼吸急促。 刮痧检测:第二掌骨,肘关节内侧刮痧。 手法:用手托住肘关节;涂食用油;拍打肘关节,要覆盖下述三条经脉;刮 痧,色浅为浅位,色深为深位。观看心经位置颜色重不重。气血虚的人在靠近手的位置刮痧,这也是心脏的保健方法。 前胸、后背也可刮痧,先中间,再两侧。 有毛病:每周刮痧一次;保健:每月一次。 肺经——从手臂到中指; 心包经——到中指; 心经——到小指。 以上各经均经过肘关节。 禁忌:心脏病、出血病患者勿刮痧。 79发海参的方法 用纯净术泡三天; 用冷水文火煮,再自然冷却; 用纯净水泡一宿; 软化后去除内脏。 80油炸花生不皮的窍门 用花生油一二成的油温(手放到油面上不感到热); 炸10~15min; 撒少许白酒。 81有效减肥方法 原地跑,以30min、40min、50min逐日递增; 站立、双手臂高举10分钟,逆腹式呼吸; 饮食平衡,少油少糖。 82边角料治大病(国家名老中医陈文伯,陈氏学术传承人陈新) 补血、抗癌、乌发生发、提高免疫力 黄芪、女贞子各10g,花生衣(花生米外的红膜)20g,冷水下药,水开后煮30min,去渣饮水。 陈皮药用价值 陈皮性甘温,益脾胃,理气化痰,补而不滞,常作补药的配伍。 家庭焙制方法:用消过毒的刀剪把橘子皮切成丝,放置冰箱冷藏室,一年后可用。 腹胀、痞闷调理 枳实6g、陈皮10g,冷水下药,水开后再煮20min,服用。 橘络 通络化痰,止咯逆。食用1、2瓣橘子就有效。 橘子籽(橘核) 治疗上热下塞(口舌生疮、胃寒腿冷)。 痛经 橘核、小茴香、元胡各10g,治疗痛经。冷水下药,煮20min。 冬瓜衣减肥,冬瓜子美容 冬瓜子30g加水少许,榨汁。可洗面、沐浴,饮用。 抗炎、理气、止痛、消肿验方 冬瓜子30g、薏米3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冷水下药,水开后煮15min。 核桃衣(分心木) 固肾、补肾气,治疗尿频、腰酸、涩精。 用法:分心木研末服用; 分心木3g~5g用开水浸泡,早晚各服一次(晚上睡前1小时服用效果最好)。 牙痛 茄蒂10g,地谷皮10g。 莲子心 治口疮。 口疮 黄连、黄柏、茄蒂。 治痈 茄蒂、蒲公英、地丁各10g。 泡茶各5g。 胃石症 服用柿子蒂。 柿子蒂 降逆止呕,理气宽中。 柿子蒂3~4个,陈皮5g(或橘子皮3g),加3滴姜汁效果更好。 食道癌 ①30g~50g柿子蒂。 ②花生根、柿子叶、柿子蒂冲水喝。每天柿子叶用量不超过10g。 败血症(丹毒) 柿子皮、大生地、紫花地丁,捣碎外敷。 柿子皮 大多数果皮、植物皮都有清热功效。 柿子皮治疗疙瘩(例如青春痘)。 19)鸡蛋壳(凤凰蜕) 打成粉末,用℃~℃(低温)的香油炸20min。 治疗中耳炎,每次3~5滴。 20)鸡蛋膜(凤凰衣) 烘干研末,治久咳,也用于收敛止血。 83眼保健 治疗飞蚊症 桑叶g,黑芝麻g,打碎后用蜜调制,每次服用10g。 眼保健操——按摩太阳穴、四白穴、百会、耳垂、风池穴,每个穴位3~4分钟。 太阳穴——拔眼眶; 四白穴——轻柔鼻孔外凹陷处; 风池穴——耳后发际凹陷处; 百会——头顶,双耳向上中心交汇处; 耳垂——多个穴位。 84养生健身(国家级老中医及其弟子裴学义、裴胜) 鲜芦根——润肺、解表。鲜芦根30g煮水煮水、频喝,清肺、生津、治疗感冒; 梨一个、芦根30g榨汁,可防感冒; 五饮汁(治疗口干,生津)——梨、芦根、麦冬、荸荠、藕,糖尿病人可冲淡汤喝。 养生健身方法——拍拍背,可防止颈椎病,健肺。 手法:手掌弯曲呈空心状,横向沿后背拍1~2min。 5)治疗腹泻、呕吐 灶心土30g煮水,过滤后熬小米粥,连喝一周,每日晨一次。 6)脾胃不适——捏四缝: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二关节横纹处,再加指肚。每天2~3次,每次4~5分钟。 7)捏脊——后背脊柱两侧,从下往上,每次4~5遍。可边捏边提拉皮肤。 8)揉神阙穴(肚脐)——顺时针揉动,意念在内,达到肉动皮不动。 85开七窍(北京中医药肝科齐京主任) 开心窍——口微开,舌左右各转5次; 开X窍——叩齿30次; 开肝窍——手搓热,搓眼; 开肾窍——双手压缩左右耳,快速放开,各30次; 开肺窍——双手搓热后,搓鼻梁两侧30次。 86爽心茶治疗脂肪肝(北京中医药肝科齐京主任) 代代花2g,橘红2g,菊花1g,砂仁1g,清(绿)茶1g,开水冲泡。 87治疗过敏、湿热症(北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李元文) 1)张丰川犀角地黄汤——清热、除湿、凉血: 水牛角30g,生地黄30g,赤芍10个,牡丹皮10g;也可加入泽泻10g。 2)白茅根20~30g,荷叶10g,代替茶饮。健脾升阳,清热利湿。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angbuliux.com/syyx/3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南阳张仲景健康养生研究院中医体质养
- 下一篇文章: BTV科技频道养生堂专家讲座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