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丨补肾的方子那么多,最适合你的那个你
01 对于肾虚这个话题,对于大家来说,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一般肾虚会有什么表现呢?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主水液,司二便,开窍于耳,其华在发。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骨骼、生殖系统、人体水液代谢、耳朵、大小便和头发等方面的问题来监测肾的病变。说到肾虚,还得分阴阳,也就是肾阴虚和肾阳虚。在道医看来,肾阴虚和肾阳虚是不一样的,需要分开诊断和治疗。 说到这里,肾阴虚和肾阳虚应该用什么药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一般我们对于肾虚,可能大多数了解到的中药方剂中,无外乎于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药。其实对于肾虚来说,除了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之外,还有别的方子也是比较好的。在补肾的方子中,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是偏于补肾阴虚的,而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是偏于补肾阳的。除此之外,还有五子衍宗丸、菟丝子丸、龟龄集等方子,也是治疗肾虚的妙药。 先来说说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儿科专家钱乙发明的,在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是这样描述的: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四钱、干山药四钱,泽泻三钱、牡丹皮三钱、白茯苓(去皮)三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温水化下。 02与六味地黄丸类似的有左归丸,这个方子是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的。它由大怀熟地克,山药(炒)克,枸杞子克,山茱萸肉克,川牛膝(酒洗,蒸熟)克,菟丝子(制)克,鹿角胶(敲碎,炒珠)克,龟胶(切碎,炒珠)克组成。将这些药研为细末,先将熟地黄蒸烂杵膏,加蜜为丸,每丸大约重9克,每次服用1丸,每日服用2~3次,一般在饭前用温开水或淡盐汤送下。 再来看看金匮肾气丸,这个方子是治肾祖方,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最早见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具体由干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萸肉四两、茯苓三两、丹皮三两、泽泻三两、附子(炮)一两、桂枝一两八味药组成。上八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用酒送下,一日三次。 如果是肾阳虚的话,可以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再来看看右归丸,这个方子与左归丸都是出自张景岳之手,这个方子是用来温补肾阳的。它由熟地黄克,山药(炒)克,枸杞子(微炒)克、鹿角胶(炒珠)克,菟丝子(制)克,杜仲(姜汁炒)克,山茱萸(微炒)90克,当归(便溏勿用)90克,肉桂60克,附子(制)60克。将这些药研为细末,将熟地黄蒸烂杵膏,加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服用1丸,每日2~3次,白汤或淡盐汤送下。 03除了六味地黄丸、左归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之外,还有一些治疗肾虚的方子。比如五子衍宗丸、龟龄集、菟丝子丸,都是不错的方子,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五子衍宗丸。五子衍宗丸的药物组成比较简单,就是由枸杞子、炒菟丝子各克,蒸五味子30克,覆盆子克,盐炒车前子60克组成。将这五味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其次,肾虚遗精的患者,由于平素体弱或恣情纵欲、肾虚精亏、精关不固所导致的滑精频作、面色少华、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舌淡、脉细弱无力等症的,也可以使用五子衍宗丸。 再来看看龟龄集,这个方子相传是明代嘉靖皇帝使用过的,被称作“御用圣药”。这个方子的药物比较多,药物的炮制工艺极其复杂,除了购买中成药之外,自己是没法配制的。这里就仅仅说一下它的基本配方吧。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oyanga.com/syyx/5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泡个温泉399元,峨眉仅此一家,还有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