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本草金樱子
金樱子 概说金樱子首载于《名医别录》,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成熟果实,因其形似马缨,色黄红,故名金樱子。以个大、肉厚、色红、有光泽、去净刺者为佳。生用。性能特点金樱子味甘、微涩,然诸家本草皆未提及其味甘,是因为本品无补益之功。其味酸而涩,具有收涩之性,既能固精缩尿,也能涩肠止泻,故归肾、膀胱与大肠经。功效应用1、固精缩尿:《名医别录》记载金樱子“止遗泄”,《蜀本草》用之“止小便利,涩精气”,《滇南本草》认为本品能够“涩精止遗”,《本草正》用治“小水不禁”。本品味酸而涩,归肾与膀胱经,既能固精止遗,也能固肾缩尿,此为治标之法,但金樱子无补虚之功,即无治本之力,切不可把金樱子当做补药来使用。若治疗肾虚不固之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常与芡实相须为用,即水陆二仙丹,方中的芡实既能固涩,也能补肾,故水陆二仙丹能标本同治,但其补虚力弱,对于肾虚不固诸证,必须配伍补虚之品如莲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此外,取其收涩之功,对于湿浊下注之带下,也可以使用本品,但必须与健脾化湿药同用,如白术、薏苡仁等。、涩肠止泻:《蜀本草》用金樱子“治脾泄下痢”,《滇南本草》曰“治日久下痢”。本品含大量鞣质,具有涩肠止泻之功,这是其止泻的药理学依据。从中医理论来讲,本品入大肠经,能涩肠止泻,用治脾虚久泻、久痢,可配伍人参、芡实、五味子等。用法用量煎服,6~30g。金樱子的作用比较平和,如果单味药使用治疗久泻,可用至60g。使用注意金樱子性涩,对于湿热内蕴之腹泻,不宜用。临床经验重用金樱子。一般用量6~0g,重用5~45g,最大用至60g。李师认为金樱子具有固精缩尿较强之功效。重剂应用则收涩作用显著。常加入缩泉丸、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锁阳固精丸等方中重用。临床主要用于尿崩症、遗尿、遗精等。如治一65岁女性患者,患尿崩症半年。症见口干欲饮,尿频不痛,腰膝酸软,少腹冷胀,大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肾气不足,气化无权。遂予缩泉丸加金樱子45g等。服10剂后,诸症大减,遵原方10倍量,研为极细末。每服3~5g,日次或3次。服用月余,病告痊愈。之后随访,未见复发。[李秋贵.李文瑞教授重用单味药的临床经验.辽宁中医杂志,,1(10):]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临证本草》和《名老中医用药经验》 作者/宋永刚,主编/张栋,王志;本文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oyanga.com/zysy/9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悬崖之上取景地火出圈成都坐动车打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