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就应该绿树成荫”,这是阿拉善盟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27年前回到家乡开始植树治沙时说的一句话。而现在再看曾经生态脆弱的家乡,一丛丛梭梭、白刺迎风摇曳,亩草场成了家乡的生态福地和致富宝地。

进入六月份,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家草场上的梭梭、白刺、柠条等耐旱植物已是一片嫩绿。孟和巴依尔和老伴胡娜仁正用电动三轮车拉着水去种树。

27年前,孟和巴依尔家承包了亩草场,但是这片草场紧邻腾格里沙漠,跟他理想中的草场相距甚远。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盐碱地和荒漠化草场各一半,风沙大的时候,飞沙走石,说实话,你眼睛都睁不开。

孟和巴依尔告诉记者,这是他父母以及祖辈生活过的地方,这片草场不能这样继续荒芜。于是在年,他辞掉工作,回来开始改造这片草场。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我有决心改造它,就是下了这个恒心,就是我非得把这个地改造出来。

从此,孟和巴依尔和家人开始了治理这亩草场的工作。首先开始改良盐碱地,用羊粪铺在沙地上,改良土壤。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最起码得铺一尺厚,那才能把盐碱地改造过来。一春天我才铺了两亩多地,种下的玉米不一样,一亩地能打一千四百多斤。

接着,孟和巴依尔开始在沙地上种梭梭,柠条等耐干旱的沙生植物,用来防风固沙。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就火柴棍那么粗苗子,当年的苗子就那么细那么小,我们就没有想到长成这么大。这是我们一桶水一桶水浇出来的。

经过27年坚持不懈努力,孟和巴依尔家的草场已经完全告别土地沙化以及盐碱地的状况。每年春天,草场上鲜花盛开,夏天绿草满地。孟和巴依尔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传统放牧的经营模式,依托梭梭、白刺嫁接苁蓉、锁阳,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给孟和巴依尔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效益也好,一个梭梭(种苁蓉)顶七个山羊的收入。

同时草场上植被种类越来越多,孟和巴依尔的收入也越来越多元化。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沙冬青、梭梭、花棒、沙拐枣。前几年的话,光种子收益,一年我就几十万就回来了。

现在孟和巴依尔家里只有八十只羊,主要用于家里日常食用。牲畜的减少减轻了草场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和收入增长进入了良性循环。

阿左旗超格图呼热苏木孟和巴依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也绿了水也清了,你的生活环境、条件自然就改变了,你的收入跟着就上来了。

戳视频

看详情

沙漠,被称为“不可治愈的地球癌症”

面对黄沙漫卷的不毛之地

有的人选择了远离

有的人却选择了留下,并且改变它

向中国“治沙人”

致敬!

来源:阿拉善盟广播电视台

原标题:《27年前他说:我的家乡就应该绿树成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oyanga.com/syjj/11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