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预约 http://m.39.net/pf/a_9213304.html

《冬至》

冬至,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

在古人心中,这一天,

天地阳气日渐兴盛,乃大吉之日,

于是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这一天,游子们跋山涉水往家里赶,

只为家人能一起围坐炉边,

久别重逢,纵有种种烦闷,

此刻都化作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

因为用心对待年节,

永远是中国最地道的,

年节味的伊始。

.12.21

农历:十一月初七日

庚子年

冬至

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12.21

一候:蚯蚓结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动

三候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年季有余

九九

《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萌芽生春打六九头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准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保健养生

防寒保暖

养肝护肝

健康冬至意味着进入数九天,迎来最寒冷的天气,《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这是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

滋阴、藏阳、强脾胃是冬至养生之根本;给春天阳气生发打好基础,提供能量。

冬至遵循3个基本原则1、防寒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复发。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此时天气极寒,“冬三月,干冷冻皮肉,湿冷冻筋骨”;在长江以南湿冷的地方,穿得再厚,还是能感受到,肩胛骨处的寒意。老年人因阳气过弱,最好中午以后再出门!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出去晒晒太阳,补补阳。

2、食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

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防胃的不足。

冬至时节,脾胃蠕动慢,忌暴饮暴食!

3、泡脚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寒气是由大地经足部进入人体的,因此,长期坚持用七星老斗足浴包泡脚能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

女性肝为主,要注意养肝、护肝,不可怒气伤肝,而出现一系列妇科方面的问题。

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三九灸

每年从冬至开始,就进入了传统的“数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由此拉开序幕,此时阳气敛藏,阴气最盛,人体的防御功能最容易被破坏,一旦寒气乘虚而入,则会导致“冬病”频发。

“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冬至日为一年之中阴气最为旺盛的一天,而后一阳初生,天地间阳气开始兴起、渐强。人体阳气充足,才能不生病或少生病,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所以寒冷的“三九天”也是补益的最佳时节,俗语也说了:“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三九天灸

三九灸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开始首灸,之后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灸、二九灸、三九灸和加强灸通常效果更佳。

-三九灸时间:

一九灸年12月21日—年12月29日

二九灸年12月30日—年01月07日

三九灸年01月08日—年01月16日

加强灸年01月17日—年01月25日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

三九灸是古人根据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节气规律,从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出发,以“寒者热之”、“虚者补之”为依据祛除疾病,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三九灸使用七星老斗“神炉”艾灸器艾灸取穴:背部:大椎穴、身柱穴、风门穴、肺俞穴、命门穴;腹部:中脘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

腿部: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

其中,成人以神阙穴为主,可加灸命门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扶正穴位;儿童以身柱穴为主,可加灸神阙穴等。

根据自身适当选择配穴。

冬至艾灸

冬至阴极而生阳

正需艾灸锁阳气

艾灸冬至灸,这个时候特别适合艾灸任脉,因为任脉为阴经之海,正好对应冬至的天地变化,妙用有两个:一是可以滋阴促进生阳,二是可以祛除阴中之寒,尤其是适合体寒女性,及反复感冒、平素虚弱多病而体质偏寒者艾灸,可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1、任脉的作用:(1)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为“阴脉之海”。另外,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2)调节月经,妊养胎儿: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3)调养腹、胸、颈:

本经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如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1、冬至灸天突——防霾!

它是人体气机出入的通道,防治呼吸道疾病首选穴位!天突穴有理气化痰,清咽开音,宣通肺气、消痰止咳作用。

2、冬至灸中脘——调胃!

中脘是胃之募穴,具有和胃利湿的作用;本穴又是“八会穴”之一,即“腑会中脘”,是治疗脾胃疾病最常用穴之一。如果你的中脘有压痛感,而且还有反酸的现象,那可能就是脾胃功能有一定的问题。

3、冬至灸神阙——万能!生发气机,万病自会灭

肚脐在中医里被叫做神阙穴,肚脐位于人体中央,其上为阳,其下为阴,肚脐介于上下之间,是调整脏腑、平衡阴阳的枢纽。

4、冬至灸关元——锁阳!固本培元

关元,顾名思义,把元气关起来,使元气充足。特别是工作繁忙的现代人,压力过大,虚劳烦张,对阳气的消耗很大,如果元阳之气衰弱,很容早衰,或因正气不能抵御邪气的入侵而很容易生病。

常常艾灸关元穴,可以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使元气充足,祛虚劳,补百损,壮一身之气。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关元穴还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强身固体作用。

温馨提示:

①七星老斗“神炉”艾灸器的艾灸腔直径为6cm,可以一次施灸临近穴位。也可同时使用多个艾灸器施灸。个别狭小部位的重要穴位,不能用本艾灸器灸疗的,可以使用七星老斗艾柱直接灸熏。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②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及施灸实证,仅供大家参考探讨,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我们尊重原创,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做删除处理。

③中斯太和感恩您的传播分享,并诚邀大家留言讨论!如果您想了解七星老斗“神炉”艾灸器或对艾灸产品有什么建议等,可以在下方留言或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uoyanga.com/zysy/10736.html